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,腹部则是其中最 “敏感” 的区域之一。很多人总觉得肚子疼、拉肚子是小毛病,忍忍就过去了好股配资网,但其实这些可能是肠炎发出的信号。医生特别提醒,如果腹部出现以下 3 种异样,可别大意,最好及时检查看看是不是肠炎在作祟。
肚子一阵一阵地拧着疼。这种疼不是那种闷闷的胀痛,而是像有人在肚子里拿绳子拧毛巾,疼起来直不起腰,疼一会儿又稍微缓解,过阵子又卷土重来。尤其在食用生冷食物或者腹部遭受寒凉之后,这种疼痛便会愈发显著。比如有的人早上喝了杯冰牛奶,没过半小时就开始疼得来回踱步,这时候就得警惕了。
异样是一吃就拉,拉完还想拉。正常情况下,我们吃完饭后肠道会规律地消化吸收,但如果得了肠炎,肠道黏膜变得敏感脆弱,食物一刺激就会加速蠕动。往往刚放下筷子就想跑厕所,排泄物大多是稀水样或糊状,有时候还带着没消化完的食物残渣。更糟糕的是,排便之后总有排不净之感,腹中亦隐隐作痛。
肚子胀气像个气球,还老放屁。肠炎会扰乱肠道正常的工作节律,致使食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延长,发酵后产生诸多气体。这时候肚子会鼓鼓的,用手按一按还能感觉到气体在里面 “
跑”,时伴随着频繁放屁,而且气味往往比平时更难闻。有的人白天在办公室总被胀气折磨,坐也不是站也不是,尴尬又难受。
把肠炎和普通肠胃不适混为一谈
比如吃坏东西后拉肚子,多数人觉得是 “急性肠胃炎”,吃点止泻药就好了,但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,比如一个月里有好几次拉肚子、肚子疼,很可能已经转成了慢性肠炎。
还有人把肠炎和 “肠胃感冒” 搞混,觉得只要发烧加拉肚子就是感冒引起的。其实两者区别很明显:肠胃感冒常会伴有头痛、鼻塞等感冒症状,而肠炎更多是单纯的腹部不适,很少出现上呼吸道症状。要是分不清,不妨观察一下:如果没有感冒症状却频繁拉肚子、肚子疼,更可能是肠炎的问题。
不少人会陷入 “要么硬扛要么乱吃药” 的误区
其实对付肠炎,日常调理比急着用药更重要,这里有两个简单又实用的小方法:
试试 “温敷 + 慢走” 组合。每天晚上用热水袋敷肚子 15 分钟,温度以不烫皮肤为宜,能帮助肠道放松;敷完后慢慢走 10 分钟,促进肠道蠕动恢复正常节奏。不过要注意,急性拉肚子时别剧烈运动,不然可能加重疼痛。
吃 “软乎乎” 的修复餐。肠炎期间肠道黏膜很脆弱,要暂时告别辛辣、油炸食物,多吃小米粥、蒸南瓜、煮烂的面条等软烂好消化的食物。可以在小米粥里加一小勺山药泥,山药有保护黏膜的作用,坚持吃几天能让肠道慢慢 “养” 回来。
总之,肠炎虽然常见,但放任不管可能会拖成慢性问题,影响生活质量。平时多留意腹部的异样信号,别把小毛病拖成大麻烦。要是出现上面说的这几种情况,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,必要时去医院看看好股配资网,才能让肠道始终保持健康状态。
京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